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美团、京东入局,这个赛道正重建市场结构
来源:小饭桌 | 作者:小饭桌 | 发布时间: 675天前 | 5209 次浏览 | 分享到:
商用无人车是当前自动驾驶乃至汽车产业最值得关注的赛道之一。

无人车带来的线下场景重构,只是城市管理组织重构的第一步。当我们真的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视角去思考这个问题时,才能理解政策和政府资金流向此处的用意。

以人为载体的社会组织,永远是混乱而难以捉摸的;以自动驾驶为载体的社会组织,是地方政府一定会探索的。每一次我们开车时被突然闪出的快递小哥吓一跳,每一次市政建设批评“街边小贩影响市容”,都会让城市管理者挠头。而这也就构成了地方政府加大投资、开放路权的一个原因。

零售市场格局重构

商用无人车可缓解巨头流量、成本焦虑

“地方政府开放路权”的政策2021-2022年悄然施行,但是当时的商用无人车火起来了么?并没有。2020-2022年受到线下需求不振的影响,商用车市场收缩;今年线下复苏的风起来,才有了巨头加码的良机。

传统零售巨头和互联网大厂加码线下零售的意愿如何?答案显而易见:30万亿元线下零售额,众多细分领域,如果能让线下零售履约成本降低1个点,就会带来足足3,000亿元利润,而我国整个汽车产业的净利润,2022年也只有5,300亿元。

谈到这里,不得不提及2020-2021年“社区团购”带来的新·百团大战。彼时从兴盛优选、同程生活,到阿里、字节、美团、拼多和京东,都在大量投资以扩充其仓储物流体系,仅2021年一年,相关企业融资额就达到了286亿元——而社区团购发展的结果是,2022年多多买菜实现1,800亿元交易额,而美团优选也斩获了超千亿GMV。线下零售规模巨大,效率提升空间大,巨头们永远有入局的兴趣。

那为什么此时此刻,就是它们用商用无人车改造零售的良机?

第一,当前是零售市场格局重构期,巨头采购商用无人车是低成本扩张需要的;

第二,商用无人车有移动特性,可以随流量调整,缓解了零售巨头的流量焦虑;

第三,商用无人车改变了物流传递链条,缓解了零售和互联网巨头的成本焦虑。

> 线下消费有望恢复至疫情前规模,但扩张需维持低成本状态

2020-2022年讲商用无人车的逻辑讲不通,根源在于,线下市场太弱了。对于零售企业来讲,前三年采购商用无人车,跟今明两年采购,没有本质区别,毕竟过去三年无利可图,资金利用效率太低。

但是,今年不一样:

  • 以“五一”出行数据为例:全国出游2.7亿人次,较19/22年同期增长20%/70%;国内旅游收入1,481亿元,较19/22年同期增长1%/130%;

  • 从近月服务业PMI数据看:2023年以来,服务业综合PMI扩张,生产经营活动预期PMI扩张,销售价格PMI和从业人员PMI在枯荣线上下偏低位置;

这些数据都在说明同一件事儿:我国消费和服务市场需求整体旺盛,消费量恢复至疫情前,但客单价维持较低水平,供给者更倾向于用低成本、低人力投入方式来补充供给。过去三年,线下零售大洗牌,中小企业出清,独角兽们死走逃亡,每日优鲜等新零售标杆破产,不少消费赛道消失,线下零售是“真·刚需”,但供给也是“真·不足”。

某新零售公司表示,今年3月以来公司的线下和线上业务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订单复苏。今年集团的考核围绕着“有质量的增长”进行,对收入、单店模型等方面都要进行考核,既要以适宜速度建店建仓扩张,更要提高现有门店经济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有可能对门店SKU进行调节,扩大单店覆盖范围,对经济性较弱的地区撤点撤仓。该公司的策略比较有代表性,与我们交流过的其他零售公司大同小异。

在需求提升、供给出清的背景下,以较低成本切入,抢占线下消费市场,这是今年以来不少巨头开始关注商用无人车的原因之一。

> 线下零售存在“流量焦虑”,固定空间仓储难应对人流变化,流量成本高

而在一个更长期的市场上看,我国线下业态天然存在“流量焦虑”。流量的变化导致业态的变化,进而带来了线下零售业的变化:夫妻店被百货商场替代,随后被超市替代、被便利店替代……随着消费者人群和习惯变迁、仓储物流体系变迁、零售模式变迁,各类零售业态都经历过流量衰退带来的行业收缩。以超市为例,2018年我国百强超市的年营收规模达到2.4万亿元,而近年这一指标已经跌至近9,000亿元。线下零售,尤其是大卖场等传统业态,过去三年持续失血、流量逐渐向新兴通路转移的过程中,急需新的线下流量来维持自身规模。

- 百强超市年营收规模(百亿)-

零售业存在流量焦虑,是非常合理的,因为线下零售业天然存在两个问题:

  • 零售场景是固定的,消费流量是天然移动的,存在不确定性

  • 流量成本较高,中心城区贵,边远流量无法带动收入

场景固定、流量移动带来的是老流量持续被淘汰。新的线下零售场景,不可避免地要追着流量走;一旦流量下滑,业务就不再活跃。以购物中心为例,根据赢商网和数位观察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购物中心总计达7,300余家,但其中活跃购物中心仅4,000余家;2015-2021年新开购物中心2,900余家,而多数活跃购物中心都是新开设的,而建设年限更久的购物中心多数已不活跃。对于线下场景来讲,“追着流量走”很多时候是比“吸引流量来”更容易的——即便是“超级文和友”这样的典型爆款,也难免遇到其流量周期与瓶颈,“吸引人流来”不是易事。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设计界的“奥斯卡”常客!普渡机器人PUDU MT1斩获德国红点设计奖
  • 中鼎科技|RGV智能搬运新体验,解锁智能物流新范式
  • 出海+ | 极智嘉首个南非项目落地,破解英国电气分销商仓储难题,横扫IFOY四项证书
  • 如何保障电力“脉搏”稳健跳动?海康威视助力中孚实业高效炼铝
  • 直击2025长沙智博会现场,共同见证合肥搬易通MiMA精彩瞬间!
  • 快仓ESG实践新标杆:以零碳园区认证引领绿色物流革命
  • 优必选牵头,首批人形机器人系列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 27台机器人!格林美携手仙工智能共创新能源智能升级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