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人形机器人冲入“风口” ,产业链谁在“狂奔”?
来源:第一财经 | 作者:第一财经 | 发布时间: 612天前 | 2572 次浏览 | 分享到:
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的一个核心部件,2023年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浪潮和人形机器人新品陆续推出,造就资本市场两大关注焦点,热度延续至今。

与人形机器人智能化高度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在近日一场行业论坛上,有券商研究员表示,AI很可能成为智能终端演进的催化剂,AI可以看作智能化和数字化时代的“操作系统”,就科技行业应用百花齐放的情况而言,2024年可能会非常像移动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的2013年。记者还从业内人士了解到,随着AI和人形机器人硬件技术继续演进,接下来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控制运动的“小脑”和决定智能化程度的AI“大脑”将从分裂开发的状态,走向融合研发,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化。

中泰证券研报引援高盛数据称,最理想情况下,预计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达1540亿美元。长期看,特斯拉认为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量远超电动车,可能会达到100亿至200亿个。假设人形机器人价格为10万元/台,按十年折旧期计算,每年新增市场空间超百亿元。多个券商机构研报认为,2024年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不过,一名视觉传感器厂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站在产业链的角度,现在还处在研发阶段,还在等待市场爆发,市场处于中早期阶段。从销售层面,人形机器人除了技术有待演进外,成本也有待下降。据优必选招股书,在2021财年至2023财年上半年的两年半时间里,优必选共卖出10台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平均每台价格598万元。波士顿动力人形机器人阿特拉斯的单台价值更是超过百万美元。华泰证券研报认为,目前硬件超配导致量产成本居高不下,AI、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或助人形机器人再造产业链,降低综合制造成本,经小批量产降本,2024年单价或约10万美元,再量产几万台,2025年或降至5万美元左右。

客观而言, 供应链厂商要获得更多人形机器人厂商订单,还有待量产逐步推进、成本逐步下降、人形机器人销量上升。

来源:第一财经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 揭秘合力30吨级牵引AGV本体的硬核科技与卓越应用!
  • “津”彩纷呈,“沪”动未来!合肥搬易通MiMA精彩亮相上海橡胶展与天津华机展
  • 海康威视亮相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以智能科技助力城轨新未来
  • 蓝海机器人受邀出席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大会并成功签约
  • 喜报丨飒智智能荣膺首批2025年上海市“AI+制造”(具身智能方向)专业服务商
  • 热烈欢迎西峡县领导一行莅临九天创新参观交流
  • 4大组合、12款机器人!博智林机器人豪华阵容亮相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
  • 喜讯 | 国自机器人获评2025年度省级场景型数字化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