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2025-07-09
[行业新闻] Figure CEO:人形机器人是AGI的......
2025-07-09
2025-07-07
[行业新闻] 救命物资自己“跑”!遂宁首辆医疗无人驾驶配......
2025-07-07
[行业新闻] “贵州造”无人驾驶小巴,开启黄果树小黄鸭漂......
2025-07-07
2025-07-04
[行业新闻] 亚马逊全球已部署 100 万台机器人,推出......
2025-07-03
[行业新闻] 解锁智能交通新场景 资阳启动低速功能型无人......
2025-07-02
[行业新闻]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装备制造挺起......
2025-06-30
[518原创] 聚焦6月移动机器人新品:中力、蓝芯、......
2025-07-01
[518原创] 招募:欢迎加入【第八期移动机器人行业......
2025-06-07
[518原创] 第八届 “全国 AGV 机器人百家企......
2025-06-07
[518原创] 8米高空轻舞承重线!揭秘捷象灵越托盘......
2025-06-04
最近车圈有个大新闻——春节刚过,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等20多家车企扎堆宣布接入一个叫DeepSeek的AI大模型,号称要让车子更“聪明”。这事儿听起来挺唬人,但网友直接吐槽:“之前语音助手连关个空调都费劲,现在吹上天了?先把广告牌别认成车再说吧!”
其实车企们这么急吼吼地抱团,说白了就是被“智能化”三个字逼的。现在的新能源车,电池、电机这些硬件早就卷不动了,下半场拼的是谁能把车变成“懂你”的伙伴。DeepSeek这种大模型,能理解人类语言、甚至能推理用户需求,比如你开车路过一片湖,它能主动介绍景点;你说“我饿了”,它能结合路线推荐餐厅,听起来确实比过去“人工
吉利、广汽这些车企已经秀出了案例:星睿大模型接入DeepSeek后,车子能根据驾驶路线聊风景;ADiGO系统甚至能预判车主需求,从“工具”变身“伙伴”。比亚迪更放话,要用DeepSeek的推理能力读懂用户的“话外音”,比如你说“车里有点闷”,它不光会开空调,还能调座椅通风。说白了,车企想靠这波操作让车机对话从“小学生答题”升级到“成年人聊天”。
但问题来了——这些酷炫功能真能落地吗?小鹏CEO何小鹏直接泼冷水:“很多车企就是调用个网页接口,用户体验根本没质变。”商汤的王晓刚也吐槽,现在合作还停留在“贴牌”阶段,和真正的深度融合差得远。更扎心的是,有技术员私下透露:“接DeepSeek太简单了,是个车企都能搞,关键得看用在哪、数据靠不靠谱、容错率行不行。” 说白了,就像给手机装个美颜APP容易,但想靠它拍出单反大片?难!
技术瓶颈:慢半拍的车机,敢不敢交给它救命?
DeepSeek现在最大的槽点就俩字:又慢又“瞎”。用户一多,系统反应延迟飙升,平时聊个天还能忍,但要是用在自动驾驶上,延迟超过0.5秒可能就是生死问题。人类司机反应再慢也就1秒,自动驾驶可得比人快才行。更尴尬的是,车载芯片算力有限,想跑通高精度的大模型?难!专家说了,现在车上能装的都是“缩水版”模型,效果打骨折;真想靠谱得用671B参数的顶级版本,但车载芯片根本带不动。难怪网友调侃:“别吹自动驾驶了,先让语音助手别把‘关闭屏幕’听成‘打开天窗’吧!”
车企们也清楚这些问题,所以目前DeepSeek主要用在“说错了也不死人”的智能座舱里。比如语音聊天、推荐歌单这些功能,错了顶多被吐槽,但要是让它控制方向盘,分分钟变“马路杀手”。零跑、智己这些车企已经在尝试把DeepSeek改造成适合自动驾驶的专用模型,但业内共识是:没个三五年折腾不出结果。
资本狂欢背后:蹭流量还是真升级?
这波DeepSeek热潮,像极了当年手机厂集体吹5G——先蹭热度再说。有数据显示,宣布接入DeepSeek的车企,股价5天内平均涨了25%,吉利更是暴涨26%。但回头看2023年车企抢接百度文心一言,最后也没见哪家车
业内人士直言,DeepSeek开源免费、适配国产芯片,车企不用自研AI就能吹“智能化”,简直是“白嫖党的胜利”。但后果可能是全行业“安卓化”——大家功能雷同,谁都没核心竞争力。就像现在手机清一色安卓系统,除了华为和苹果,其他厂商都被谷歌拿捏得死死的。更危险的是,过度依赖外部模型可能导致车企自研能力退化,最后变成“组装厂”。
网友神评:先把基础功能做好行不行?
面对车企的“AI大跃进”,网友反而格外清醒。搜狐评论区被顶到第一的留言是:“把广告牌识别成车的问题修复了吗?” 这吐槽直指行业痛点——很多车企连基础的感知算法都没做好,就急着堆砌AI噱头。还有网友调侃:“我要求不高,语音助手能听懂‘打开左后车窗’就行,别每次都把空调开到最大!”
说到底,老百姓要的不是发布会上吹破天的“黑科技”,而是开车时实实在在的便利。就像某车企技术员说的:“大模型上车不是换个名字就行,得看车企愿不愿意花功夫做本地化优化。” 比如同样是DeepSeek,有的车企只是接个接口应付营销,有的却能结合用户数据训练出专属模型,体验自然天差地别。
未来赌局:技术平权还是新一轮内卷?
DeepSeek最诱人的故事是“技术平权”——中小车企用低成本也能玩转高阶智驾,不用再被特斯拉、华为这些巨头碾压。数据显示,用DeepSeek训练大模型,成本能从数万块GPU压缩到2048块,费用直降90%。再加上它能用国产芯片替代高端货,对制裁压力下的中国车企简直是救命稻草。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这种“快餐式智能化”可能让行业陷入低水平内卷。当所有车企都在吹语音交互多聪明,却没人突破真正的自动驾驶核心技术,所谓的“革命”不过是存量市场的互撕。欧阳明高院士早就警告:“智能化不是垄断游戏,得让技术回归服务本质。” 换句话说,如果车企只把DeepSeek当营销救命草,而不是跳板,这场狂欢终将一地鸡毛。
现在回头看,这波热潮像极了互联网早期的“千团大战”——有人靠它逆天改命,更多人只是蹭完热度黯然退场。至于DeepSeek到底是认知革命还是概念泡沫,或许就像网友说的:“等哪天我的车能自己躲开广告牌,再喊‘牛逼’也不迟!”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同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Copyright © 2018-2025, 服务热线 400-0756-518
www.zhineng51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518智能装备在线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冀ICP备19027659号-2】 【公安备13050002001911】
运营商:河北大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