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优艾智合-西安交大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正式......
2024-11-21
[行业新闻] 又一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上市失败,客户包括小米......
2024-11-21
2024-11-21
[行业新闻] “木牛流马”第二个独立运营品牌 “PALO......
2024-11-20
2024-11-20
[行业新闻] 格力智能|珠港联动,共筑智慧物流新生态 —......
2024-11-20
[行业新闻] 长安汽车未来五年内计划投入超500亿元,布......
2024-11-20
[行业新闻] CRIC | 2024中国机器人企业家峰会......
2024-11-19
[行业新闻] 库卡新品发布 | KMP 600P缔造智慧......
2024-11-19
[行业新闻] 下一个机器人爆品!中国智能割草机器人正在收......
2024-11-18
[518原创] 携手同行·共启新程|搬易通MiMA天......
2024-11-23
[518原创] 【CeMAT ASIA回顾】叉车AM......
2024-11-22
[518原创] 瑞搏特完成CPD15-YD平衡重叉车......
2024-11-22
[518原创] 让移动更流畅——深圳格局的CeMAT......
2024-11-16
“关于末端无人配送这条赛道一直有两种声音,有人高呼无人配送车的窗口期已经到来,也有人认为成本虽然降下来了,但是打通场景的问题还是没有真正解决。”
疫情还在继续,细心的朋友或许能够观察到,北京、上海等一些国内城市的街头,偶尔能看到一两台无人配送车出没。
关于末端无人配送这条赛道一直有两种声音,有人高呼无人配送车的窗口期已经到来,也有人认为成本虽然降下来了,但是打通场景的问题还是没有真正解决。那么,末端无人配送的行业前景究竟如何?
产品形态方面,各家经过几年的探索验证,无人配送车主流的车体大小约为2.5米长*1米宽*1.7米高,最高时速在30km/h左右,续航里程约为100km。
部分无人配送车辆参数信息
无人配送车的外形远不如特斯拉性感,不过这条赛道的市场盘子可一点都不小,美国的一家市场调查机构technavio预测:全球末端配送市场2021-2025年间蕴藏着1469.6亿美元的增长空间,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15%。
中国市场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2021年,中国快递末端配送潜在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299亿元。
美国调研公司technavio市场规模数据
而外卖、闪送这一类的即时物流配送场景的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元。粗算下来,当前中国整个物流末端配送的潜在市场总规模能够达到3000亿元。
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这块香喷喷的“大蛋糕”,国内市场现在有两股力量在积极布局这一市场。第一股力量是阿里、京东、美团这些电商巨头。第二股力量是以新石器、白犀牛、毫末为代表的初创企业。
以下是两股力量发展的一些里程碑事件:
早在2014年,中国快递业就已进入“百亿”时代。
一年之后的2015年,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成立了ET物流实验室,主要开展包括无人车、无人机在内的自动化物流研究。
2016年3月,京东成立X事业部;9月,阿里和京东分别推出各自的首个无人配送原型机;10月,美团设立W项目组,并在2017年正式成立为无人配送部。
到了2017年,国内的无人配送市场巨头已完成了基本布局,格局初步成型。
2017-2019年的这三年时间,仅京东一家,无人配送车型就经历了四个版本的更迭;阿里则是无人配送与无人驾驶同步发展,积累相关技术;美团更是针对不同场景相继推出了“小袋”、“福袋”、“魔袋”三款无人小车。
美团无人配送车发展历程
相比电商巨头的财大气粗,新石器、白犀牛这一类初创企业则更加专注。
以新石器为例,2015年,新石器立项开展L4级无人车的正式研发,并在2018年正式推出第一代车型。新石器无人车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和厦门等30多个城市,以及德国、瑞士、新加坡、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泰国5个海外国家落地。
末端配送市场赚钱的关键是什么?非常简单,如何将无人配送的成本低于快递员配送的成本。
毫无疑问,配送员这个群体正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导致劳动力供应不断下降。
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1年的9.4亿已经减少到了2020年的8.8亿。
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100个最短缺职业排行”中,快递员位列第八名。
参考中国邮政快递报社的数据,2020年全国快递员中从业经历在3年以下的占比为61%,快递员如此高的流动率也导致公司在招聘和业务培训上的支出居高不下。
总之一句话,末端配送市场是越来越大,但工人成本却是越来越高。
目前业内大多数单台的无人配送车成本在20-25万元左右,相较于外卖小哥普遍6000元上下的月收入,一台无人配送车的造价大概是3位外卖小哥的年收入。
可以判断,一但无人配送车的整车成本降至10万元以内,机器成本就将低于人工成本。末端配送市场也就有机会迎来大规模部署期,那么2022年、2023年就属于关键的窗口期。
4月19日毫末智行发布了旗下无人配送小魔驼2.0,把价格打到了12.88万元
从2015年算起,整个无人配送产业经过了8年的发展,技术架构体系在业内逐步达成了共识,上下游的产业链也逐渐完善。
产业链上游涵盖了线控底盘、激光雷达、摄像头、计算平台、高精地图等厂商。
中游则聚集了无人配送解决方案公司、以及无人配送服务运营公司。
下游则主要是以电商、商超、快递、外卖及本地生活为主的传统配送服务商和配送需求方。这些潜在的规模效应势必将驱动成本下降,进一步实现无人配送规模化的复制。
无人配送产业链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从2019年底开始,就已经有部分无人配送车项目开始尝试在实地运营。
2020年2月,由于疫情的催化,无人配送车正式开始迅速投入使用。
2021年5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发布了全国首个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细则,并为首批无人配送车企业京东、美团、新石器三家颁发了无人配送车车身编码。
京东、美团、新石器三家获得了无人配送车车身编码
随着巨头+资本+政策的催化,以无人配送+快递、无人配送+本地生活、无人配送+新零售的三类典型拓展模式也逐渐形成。这让我们很有可能看到,无人配送赛道大概率会成为自动驾驶最先爆发的细分市场。
各路诸侯也是风起云涌:
比亚迪选择与美国无人配送领军企业Nuro合作研发新一代无人配送车,未来极有可能进军中国市场。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Copyright © 2018-2025, 服务热线 400-0756-518
www.zhineng51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518智能装备在线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冀ICP备19027659号-2】 【公安备13050002001911】
运营商:河北大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