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行业新闻] 驶向未来:雅兰独家冠名中国首条中心城区L4......
2025-10-10
[行业新闻] Einride完成从挪威到瑞典的跨境运输测......
2025-10-09
[行业新闻]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下半年拟发布身高1.......
2025-09-30
[行业新闻] 对比双足机器人,“具身智能+无人机”商业化......
2025-09-30
2025-09-30
[行业新闻] 中国泳池机器人第一股要来了,年入5个亿,毛......
2025-09-30
[行业新闻] 8个月签单数千万!好莱坞动捕巨头杀入具身智......
2025-09-30
[行业新闻] 工博会观察丨本届工博会最有看点的展台,为什......
2025-09-26
[行业新闻] 展会快讯 | 锋馥瞩目2025 CeMAT......
2025-09-23
[518原创] 云迹科技叩响港交所大门:机器人服务智......
2025-10-10
[518原创] 经世智能携四大创新方案闪耀上海工博会......
2025-09-30
[518原创] 工博会观察:磅旗科技解锁无人化新范式......
2025-09-30
[518原创] 工博会|欧米麦克毫米级重载AGV直击......
2025-09-29
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有一幕是刘培强在月球基地苏醒,镜头缓缓扫过舱壁,一台造型精悍的机器人静立一角。
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充满未来感的场景并非完全依靠特效,那台机器人,正是来自中国机器人创业公司优艾智合的真实产品。
(图源:电影《流浪地球2》)
而创造这台机器人的,是一位年轻的90后。
优艾智合创始人张朝辉出生于199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就深耕机器人技术研究,主导研发了多款机器人原型。2017年,怀揣着技术产业化的梦想,张朝辉带领四位西安交大博士南下深圳,开启了创业征程。
创业初期的艰辛超乎想象,团队只能挤在华强北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隔间里,因为空间太过狭小,所有人不得不跪在地上调试笨重的机器人原型。
然而,也就是在这个略显简陋的环境中,他们研发出了全球首款商用车辆巡检机器人(ARIS-V),并成功拿下米其林的百万订单,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年后的今天,这家从华强北小单间起步的机器人公司已经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第18C章在主板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若成功上市,优艾智合不仅将实现从实验室到资本市场的跨越,更有望成为港股“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不过,这家从华强北走出的公司,能否顺利跨越从“技术领先”到“商业成功”的鸿沟?
资本青睐背后的增长逻辑
在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之前,优艾智合已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先是在一年内连续完成Pre-A、A及A+三轮融资,吸引了蓝驰创投、SIG海纳亚洲、真格基金等一线机构的青睐。2021年,优艾智合又完成了B、B+以及B++轮融资。
短短数年间优艾智合总计完成9轮融资,吸引了包括蓝驰创投、松禾资本、IDG、软银亚洲等知名风投及地方产业投资。在完成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后,优艾智合的估值为20.8亿元人民币。
资本持续押注的背后,是机器人行业广阔的想象空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820亿元,预计将进一步增长至2030年的3675亿元,2024-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8.4%。
(图源:优艾智合招股书)
从财务表现来看,优艾智合确实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0.78亿元、1.08亿元和2.55亿元。其中,2024年同比增幅高达136.7%。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7亿元,同比增长27.6%。
并且优艾智合的毛利率近年来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11.2%提升至2024年的35.2%,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38.1%,显示出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此外,在产品落地方面,优艾智合已在半导体、能源化工等高端制造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图源:优艾智合招股书)
在高端制造领域,特别是半导体等行业,生产环境对物料运输环节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不仅需要毫米级的操作精度和绝对的洁净度保障,还要确保运输过程的持续稳定。而传统人工操作模式不仅效率受限,更面临着由人员疲劳、操作失误或人体产生的微尘污染带来的风险,这些都可能造成价值不菲的晶圆产品报废,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在此类对环境要求极为严苛的工业场景中,优艾智合的移动操作机器人展现出独特优势。
其产品能够实现移动和对接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振动值严格低于0.2g,同时保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满足了高端制造业对洁净度和稳定性的双重标准。
这一技术能力使其成为少数能在半导体等精密制造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的机器人企业之一。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5年6月份,优艾智合累计完成超600个工业场景落地项目,客户覆盖全球前三大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中的两家、国内头部电网集团及能源集团等50余家《财富》500强企业。
然而,在这些亮眼的业务数据背后,公司同样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为其长期可持续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高增长背后的结构性挑战
就优艾智合的招股书来看,虽然其在营收上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商业模式中潜藏的结构性挑战同样不容忽视,这些问题或将直接影响其上市进程和后续发展。
第一个问题在于客户集中度风险。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优艾智合前五大客户合计贡献收入46.5%,其中最大客户占比达25.0%。
这种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虽然有助于短期内快速提升营收规模,但也意味着公司的业绩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少数核心客户。
一旦主要客户因行业周期波动或战略调整而缩减采购规模,就将对公司营收造成显著冲击。
第二个问题在于持续扩大的亏损规模。2022年至2024年,优艾智合分别净亏损2.35亿元、2.6亿元和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6.95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6%,亏损态势进一步加剧。
(图源:优艾智合招股书)
优艾智合将亏损主要归因于研发投入和业务扩张,而且从招股书数据来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超2.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44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4.6%。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同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Copyright © 2018-2025, 服务热线 400-0756-518
www.zhineng51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518智能装备在线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冀ICP备19027659号-2】 【公安备13050002001911】
运营商:河北大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