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做出全球首款双形态家庭机器人,具身智能镜识科技企业获数千万元融资
来源:硬氪 | 作者:硬氪 | 发布时间: 今天 | 408 次浏览 | 分享到:
镜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镜识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由常春藤资本独家投资,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与迭代升级,并加快消费级、行业级机器人产品的量产落地与市场交付。此前,企业已获得宏润建设旗下宏润时代科技与凯尔达的战略融资。

镜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镜识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由常春藤资本独家投资,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与迭代升级,并加快消费级、行业级机器人产品的量产落地与市场交付。此前,企业已获得宏润建设旗下宏润时代科技与凯尔达的战略融资。

「镜识科技」成立于2024年5月,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技术的的研发突破与场景化应用,专注通用机器人的制造与性能优化。创始人兼CEO王宏涛拥有清华、哈佛教育背景,任浙江大学教授,曾主导研发了全球首个机器人正向设计优化软件;核心团队成员涵盖具身智能公司、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行业等头部企业的行业专家,在机器人本征动力学分析、控制器设计及软硬件一体化等方面有近十年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

2025年初,成立仅半年的「镜识科技」因一则央视新闻闯入机器人行业视野。其研发的 “黑豹 2.0” 四足机器人,以10.9米/秒的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Wildcat尘封十余年的8.89米/秒纪录,将四足机器人的运动极限推向新高度,甚至已逼近人类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水平,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黑豹2.0四足机器人(图源/企业)

近年来,具身智能领域涌现出一批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创业公司。这些企业大多依托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尖端成果,以前沿算法、仿生结构及多模态交互为核心,将原本局限于实验环境的智能系统,转化为可落地应用的机器人产品。

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与市场认知深化,行业已跨越纯技术演示阶段,从工业巡检、应急救援到家庭陪伴、情感交互,具身智能正不断拓展应用边界,进入“场景为王”的商业化探索期。

目前「镜识科技」共推出有三大产品矩阵,分别是消费级“未来家庭智能体”BAOBAO、工业级Apollo四足机器人,以及面向教育科研市场的黑豹II高机动四足机器人。

作为公司今年的战略级新品,BAOBAO是全球首款双形态机器人,其造型设计上以 “场景适应性” 为核心,突破了传统双足、轮式机器人的单一形态局限,具备类人形态与四足形态的丝滑切换能力。通过两种形态的灵活转换,使其能精准适配家庭多元场景。

双形态机器人BAOBAO(图源/企业)

比如在四足形态下,BAOBAO可实现行走跟随,满足用户在客厅、卧室等空间的移动陪伴需求;当切换为类人形态时,它也可以进入茶几旁静态互动、儿童陪读时的近距离交流等场景,既兼顾了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又保障了人机交互时的舒适距离。

「镜识科技」CEO王宏涛告诉硬氪,“消费端产品需具备几个特点,一是高度集成,需融合摄像头、传感器、音响等标准化硬件;二是日常性,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三是AI化,智能是其核心。机器人作为载体天然要满足这三点,关键问题在于其形态应如何设计,以及落地场景究竟是什么。”

而BAOBAO的形态硬件设计,正可以实现围绕功能落地来进行细节优化。例如针对手势交互功能,造型设计避免了多余结构对传感器识别的干扰,保障隔空操作的精准性;考虑到居家场景下的情感陪伴需求,其头部的屏幕设计可以显示丰富的表情、动画和视觉信息,成为机器人的“面部”,是建立情感连接和传递情绪状态的最直接方式。这种 “功能导向” 的硬件设计逻辑,让其具备了适配多场景的实用价值。

在专业级市场,当前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产品正朝着“全地形适配、长时续航与高负载”方向迭代。针对这一趋势,「镜识科技」推出了专为行业场景研发的Apollo四足机器人,能够精准适配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工厂作业等复杂工业场景,有效应对传统工业机器人长期存在的“地形适应性差、续航不足、维护成本高”等痛点。

从核心性能来看,Apollo四足机器人的续航空载时长可达到5小时,即使在20kg负载下仍能持续工作4小时,满足工业场景中对长时间连续作业的严苛要求。在通过性方面,该机器人能够轻松应对长楼梯、乱石堆等复杂非结构化地形,弥补了传统轮式与履带式机器人在此类环境中的作业空白。

同时,Apollo拥有极强的负载能力,站立承重超过140kg,行走负载超过40kg,并能在极端低温环境中稳定运行,可广泛适用于电力、矿山、化工等对设备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行业。此外,其模块化设计显著提高了维护效率,大幅降低停机时间与运营成本,契合当前工业领域“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

Apollo四足机器人(图源/企业)

在高机动足式机器人领域,“速度与稳定性平衡” 一直是行业技术难题。「镜识科技」的黑豹II四足机器人打破波士顿动力WildCat纪录,作为全球最快四足机器人,正在进入特种作业、应急救援等场景。

硬氪了解到,目前「镜识科技」也在同步推进人形机器人战略,计划在三年内打造出超越人类运动和操纵能力的机器人,首先应用于危险场景,然后逐步进入工厂与家庭。

长期以来,工业市场的客户往往采购周期长、认证严格,消费市场则需要解决成本与需求的平衡。相比之下,国际上像波士顿动力这样的头部厂商,当前仍停留在实验室炫技或极小规模的商用试点;而国内不少机器人企业,却悄然倾向于同时押注消费与工业两端,在两条腿走路中,寻找更快落地、更易规模化的商业未来。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 交通预测大模型加持,海康威视重磅推出大模型高阶智控信号机
  • “欣”荣誉 | 合肥欣奕华入选安徽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
  • 标杆引领丨共话智造未来:华工东莞校友会走进中睿智能专题活动圆满举行
  • 临工重机首台超充1056度电无人驾驶矿卡
  • 仙工智能(SEER)亮相两大盛会,具身智能产品获国际认可
  • 千寻智能解浚源:具身智能十年时间覆盖全球10%的人口
  • 技术与资本碰撞 | 运来智能重载物流系统备受资本青睐
  • 告别传统仓储!欧曼四向车智能立库助力机械厂作业效率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