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型制造是指产品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不连续的工序加工并最终装配而成;生产过程被分解为多个工序,企业的每个生产单元仅使用企业的一部分能力和资源,负责一部分工序。
离散型制造VS流程型制造
核心特征
离散型制造是指产品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不连续的工序加工并最终装配而成;生产过程被分解为多个工序,企业的每个生产单元仅使用企业的一部分能力和资源,负责一部分工序。
流程型制造是指被加工对象连续不断地通过生产设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装置使原材料进行化学或物理变化,最终得到产品。
产品种类
离散型制造以多品种小批量为典型,产品种类多。
流程型制造的产品种类相对固定,批量大。
厂内物流管理
离散型制造企业主要由人工完成各生产单元之间以及生产单元与仓储之间的物流。
流程型制造企业主要采取管道式物料输送。
生产管理
离散型制造工厂产能主要由加工要素的配置合理性决定,生产节拍受制于厂内物流节拍和各工序同步率,设备利用率普遍偏低。
流程型制造工厂产能主要由硬件设备的产能决定,采用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技术固定成熟,自动化程度高。
数据管理
离散型制造中大量设备无控制器,无法实现数据采集,人工采集数据的准确度、可信度不高。
流程型制造中通过自动化设备接口采集数据,准确度、可信度高,但产品批号管理和溯源要求也更加严格。
质量管理
离散型制造的工序及物料繁多、人工介入多,可能出现物料代用、物料磨损破裂、物料污染等问题,极易引发质量问题。
流程型制造中往往设置了严格的程序以控制产品标准和用料标准,具备“生产特殊情况”应对能力即可。
典型行业
离散型制造
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家电制造、金属加工业等。
流程型制造
集成电路、药品、石油化工、食品饮料制造等。
数字化程度
离散型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程度普遍偏低,取决于底层数据、车间数据、工厂数据和集团层数据能否打通。
流程型制造企业自动化基础好,但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
数字化改革的关键
离散型制造
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流程型制造
自动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离散型制造企业
物流数字化改革成果
>> 厂内物流


>> 线边存储


>> 数据管理

>> 厂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