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具身智能产品已商业化落地,市场或达9731......
2025-04-30
[行业新闻] 京东物流智狼出海!首次亮相韩国首尔物流仓储......
2025-04-28
[行业新闻] 开仓即满仓!京东物流连开韩国仁川、利川两大......
2025-04-25
[行业新闻] 里工荣登“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最具投资价值......
2025-04-24
[行业新闻] 全厂(物流)!顺力智能亮相东莞市人工智能产......
2025-04-24
2025-04-23
2025-04-23
[行业新闻] 济南:起步区2026年部署无人快递车100......
2025-04-23
[行业新闻] 唯一中国企业!京东物流斩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
2025-04-22
2025-04-22
[518原创] 518智能装备在线走访蚂蚁侠科技,共......
2025-04-30
[518原创] 盛况直击|镭神智能激光雷达闪耀FAI......
2025-04-26
[518原创] 首届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pl......
2025-04-26
[518原创] 【4月25日论坛】海康机器人、寻迹智......
2025-04-25
4月14日,扫地机企业云鲸智能宣布完成1亿美金(约合人民币7.3亿元)融资。
云鲸智能的扫地产品 图源:云鲸NARWAL公众号
此轮投资,由腾讯投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天使投资方科幻基金与明势创投均加码跟投。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云鲸首款家庭具身智能产品的开发。
此款产品的功能将大大超越此前的扫地机产品,将由机器人完全托管,一键式解决家庭立体空间的清洁和收纳需求。
此次领投的腾讯和北京机器人基金,对云鲸的家庭具身产品线寄予厚望,并高度看好家庭具身智能赛道的巨大潜力。
此前,谈及具身智能,大众想到的是人形机器人。
2025中关村论坛上展示出的人形机器人 陈重山摄
人形机器人常被视作具身智能的理想载体,因其形态最接近人类,似乎更能直观体现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
然而,从技术成熟度、量产可行性及市场普及度考量,人形机器人距离实现高度智能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尚需时日。
在此背景下,扫地机作为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成熟品类,已经悄然开启了通往具身智能的新篇章。
相较于人形机器人,扫地机早已商业化落地,而且经过了多轮市场竞争,各大企业不得不在“厮杀”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相结合,打造出了具身智能扫地机器人,这是扫地机的最新技术创新重点。
未来两年,一键式解决家庭立体空间清洁与收纳的具身智能产品,都将进入量产阶段。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国内扫地机市场渗透率超过15%,中高端机型中78%将具备类具身智能特性。
云鲸智能自成立以来,就已能已完成10轮、金额达数十亿元的融资。除云鲸智能之外,追觅科技等扫地机器人企业,在空间清洁与收纳的具身智能产品方面,也发展迅速。
云鲸智能的十轮融资情况 来源:企查查
“刃辛机器人”认为,具身智能业者与其绑定人形机器人,不断寻找商业化落地场景,不如用具身智能升级已商业化落地的产品,如扫地机。
扫地机,从红海杀出
扫地机,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在欧美市场流行。
海外巨头攻城略地的年代,中国扫地机才刚刚起步。
美国公司iRobot是扫地机先驱。iRobot于1990年创立,早期以生产国防机器人为主,二十一世纪后切入家庭服务机器人并逐渐将其确立为主业,扫地机是其主要的产品,一度横扫全球市场。
iRobot公司的相关产品,图源:iRobot官网
2018年之前,iRobot一直保持着行业全球霸主的地位,全球市占率达70%。
iRobot公司统计,当时发达国家扫地机家庭渗透率约15%,而同期中国,扫地机的渗透率不足5%。
中国扫地机开始于2009年,由科沃斯公司开启。
科沃斯之前是吸尘器代工企业,见扫地机火爆,便切入这一领域。
在科沃斯带动下,中国扫地机出现了很多品牌。
譬如,2014年,昌敬创立了石头科技,并进入小米生态链;2016年云鲸以创新产品入局;2017年,追觅科技加入战团。
中国的市场竞争,从来都是以卷闻名,扫地机市场也不例外。
具体来看,扫地机市场的激烈竞争有三个关键节点。
卷创新是扫地机市场的第一次竞争节点。
国内品牌围绕产品性能升级及用户体验,纷纷加快创新步伐。在很短的时间里,国内扫地机纷纷卷出了自清洁、热烘干、机械臂等技术创新。往往是一个新的技术创新刚刚在一家品牌出现,就会迅速得到全行业玩家的竞逐。
创新之后,价格战不可避免地打起来。
随着增速放缓及行业内部竞争加剧,下调产品价格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成为了很多扫地机品牌的主要竞争手段。
这导致扫地机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中低端产品,部分产品价格甚至降至千元以下。
国内厮杀中,使得中国扫地机功能迭代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而海外市场的主流扫地机产品相较于国内品牌的产品,已经出现了代际上的落后。
对比下来,扫地机“鼻祖”的iRobot由于在技术路线上执着于尚不成熟的视觉导航技术,错过了激光导航的行业主流机会,加之高额的研发投入与低下的研发效率,逐渐被中国企业弯道超车。
这时候,科沃斯、追觅等国内品牌加快出海布局步伐,抢占了大部分海外市场。
Euromonitor数据,2023年中国品牌的扫地机已经占据海外市场近50%的份额。“扫地机鼻祖”iRobot全球销量市占率已从2012年的83%降至2023年的27.9%。
IDC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前五的扫地机器人厂商,中国公司占据了四席。
不得不说,我国扫地机品牌卷完国内卷国外,一直没有放弃科技创新。
这些扫地机品牌一直在技术升级,硬件、软件、算法、数据逐渐高端化,并形成了行业高门槛,拦住了国内小品牌、跨界品牌及部分外资品牌,从而使行业集中于几大巨头。
为满足消费者对性能和智能化要求,各大巨头品牌将竞争的重点放在了技术创新上。目前的具身智能发展迅速,就为扫地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具身智能扫地机器人
在技术创新浪潮中,人工智能(AI)与具身智能的结合,正在为扫地机器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具身智能,代表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物理载体(诸如机器人)的深度融合,让这些载体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周围环境、学习新知,并与现实世界进行灵活且实时的交互。
对于扫地机来说,具身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机器人在感知、决策和行动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从而更为精准地理解用户需求,生动诠释了具身智能的无限可能。
云鲸智能创始人张峻彬表示:“家庭清洁革命正站在历史性跨越的临界点。”
张峻彬
没有具身智能赋能的扫地机仅是清洁智能化的“iPod阶段”,而具备三维空间认知与自主决策能力的家庭具身智能体,才是开启行业“iPhone时刻”的密钥。
具体来看,具身智能为扫地机带来革命性变革,使其从单一清洁工具升级为多功能智能服务机器人。
首先,这种具身智能扫地机器人突破了传统清洁范围限制,让机器人能深入狭窄缝隙、复杂地形等以往难以触及区域,实现全方位无死角清洁。
其次,具身智能使机器人具备更灵活的操作能力,如抓取、搬运物品,拓展了其应用场景,从清洁领域延伸至物品整理、搬运等生活服务。
再者,具身智能让机器人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用户需求,通过学习用户习惯自动调整工作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用户体验。
最后,具身智能还为机器人赋予了更多交互能力,使其能与用户及其他智能设备更紧密协作,共同构建互联互通的智能家居生态,推动家庭生活向更高层次智能化迈进。
如追觅科技在CES 2025展会已发布的具身智能赋能的扫地机产品,拥有首创的仿生多关节机械手技术。
这一技术通过模拟人类手臂的关节运动,使扫地机器人能够像人手一样灵活地抓取和使用清洁工具,从而实现更加精细和高效的清洁。
在清洁沙发缝隙、床底等狭窄区域时,机械手可以伸入并夹起
除了追觅科技、云鲸智能,石头、小米在内的多家扫地机企业,均在内部启动具身智能相关项目。
人形机器人难以落地
长久以来,人形机器人常被视作具身智能的理想载体,因其形态最接近人类,似乎更能直观体现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
从技术成熟度、量产可行性及市场普及度考量,人形机器人距离实现高度智能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尚需时日。
著名投资人朱啸虎就认为人形机器人还停留在“只会翻跟头”的阶段,没有商业化落地场景。
互联网大佬傅盛在与《财经》执行主编马克对话中,坚定地认为,人形机器人落地太难、应用太远。
傅盛表示,他在硅谷和一个专门做机器人数据标注的专家聊天时,这位专家认为人形机器人可能未来十年都无法落地。
与之对比,具身智能在家庭场景下的商业化落地,已在具身智能扫地机器人身上得以实现。
据《科创板日报》,丁科技创始人、家电行业观察家丁少将表示,“家庭清洁任务的重复性强、空间结构相对标准,是具身智能最容易落地的场景之一。”
作为当前家庭场景最大的机器人品类,扫地机是家庭具身智能不可忽视的发展路径。
目前,部分一键式解决家庭立体空间清洁与收纳的具身智能扫地机器人产品已经进入量产阶段。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调查与投资机会前景专题研究报告》,2025年国内扫地机市场渗透率超过15%,中高端机型中78%将具备类具身智能特性。
中国具身智能市场在2024年已达到8634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9731亿元
未来两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具身智能赋能的扫地机器人量产。
总之,人形机器人以其特有的形态,各种作秀(翻跟头)获得了大众的关注,但其商业化落地却是一个大问题。
与之对比,具身智能扫地机器人,则是在已经商业化落地的扫地机基础上,为了赢得一系列竞争,各大巨头品牌纷纷对其进行具身智能的赋能。这一发展过程,是在商业化落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根本就不存在商业化落地的问题。
也因此,“刃辛机器人”认为,讨论具身智能落地,不一定要盯着人形机器人,更要注意用具身智能技术赋某一个产品。
另外,纵观扫地机的发展历史,其发展到具身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阶段,经历了激烈竞争,很多玩家在竞争中已被淘汰。
如今的人形机器人,进入到商业化落地的时间段,必然也有一系列科技战、价格战,淘汰的比例也不会低。
此前,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姚海波就表示,2025年,就有一部分人形机器人企业消失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Copyright © 2018-2025, 服务热线 400-0756-518
www.zhineng51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518智能装备在线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冀ICP备19027659号-2】 【公安备13050002001911】
运营商:河北大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