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物流】邱伏生:智能供应链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来源:物流技术与英语 | 作者:物流技术与英语 | 发布时间: 1712天前 | 12935 次浏览 | 分享到:
目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的制胜关键,而智能制造必须要有智能供应链作为保证。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供应链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五个方面典型应用,包括智能化研发设计、供应链需求预测和计划、智能化采购与供应商协同等等,并提出智能制造需要以智能物流作为前提和基础,越来越多的智能制造工厂将智能制造设施嵌入到智能物流系统中,成为流水线化物流系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和部分。

  1. 智能供应链体系对相关企业的要求

  在智能供应链体系中,首先需要强调以下要求:

  (1)供应商必须将它的交付资源与采购方的长期、中期和短期需求进行比较。在运作过程中,需要通过流程来确保任何可能影响后续运作的风险发生时,能快速和客户沟通。

  (2)供应链管理部门需要实时查看供应链过程作业和物料是否足够滿足客户未来的需求,以便及早发现可能影响满足客户需求的潜在问题。当发现风险和偏差时,需要及时制定纠正行动,将对客户的交付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3)供应链管理部门必须制定应急方案,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即启动这一解决方案。这一职能系统必须定期进行测试和验证(过程数据需要实时输入到系统中),并且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程序的培训。

  (4)当接收到的预测需求和发货要求时,每天(可以实现周滚动)都需要比较现有的资源和内外部客户的(计划和)需求之间的差别,并且提出优化方案,当有任何重要资源受限不能满足生产和交付要求时,能够实时通知相关的后续环节,甚至是客户。 

  (5)供应链系统能够自动检测过程环节的时间、数量、包装方式、装运方式、标签与信息传递方式的偏差(如:货运扫描和装载控制系统)。确保任何与供应链标准或者运作计划、协议的流转数量和方式有偏差时,能够被及时检查和显示出来,并且在不对生产和交付带来成本损失的情況下及时的协调。

  为了提升交货准确率和缩短交付周期,势必需要提高供应商到货准时准点、提高物料配套率,同时减少供应链过程中的效率浪费、提高人均产出效率和现场办公效率,从而提升物料周转率。为此需要构建八个数字化的作业体系:生产计划和物流计划的联动体系、供应商到货管理体系、物流运行过程的监控机制、物流运行关键物流指标、优化数据手工统计工作量和作业逻辑、信息及时采集和传递并可视化看板自动显示、计划和实际运行的目标偏差管理、异常和风险预警机制。而构建智能供应链,便是从建立八个数字化作业体系入手,逐步达到缩短交货期和提升交货准确率。上述要求的具体逻辑如图7。

  梳理清楚数字化逻辑之后,有利于将计划、采购、生产和物流的全过程信息有效联动起来,同时将过程中的异常信息能进行预警或及时展示。以此能将当前事后的管理提升为及时管理和预先控制,并且能进行及时的监控。参考模型如图8。

  通过建立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模型,重新梳理供应链运营流程,针对关键环节、工艺或工序进行标准化、有效化、可视化管理,以拉通制造工厂的价值链。于是,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关系处理不再是传统的经验和感性(俗称“拍脑袋”)模式,或者单个决策模式,而是系统化决策了,如图9所示。

  信息平台必然遵从于业务逻辑,在通常情况下,管理者看到的仅仅是运作界面,但是,在智能供应链演变中,逐渐地变为了数据逻辑的引领。

  如图9所示,假设将企业供应链运作划分为ABCD四个模块。

  A为采购业务端(蓝色虚线区域)。主要包含供应商的采购-生产-交付等过程,解决自动寻源、根据供应商基础数据实现自动下单、自动提示供应商交付要求;

  B为入场物流端(紫色虚线区域)。主要包含装车-运输-收货-检验-入库等过程,解决规划和计划供应商的交付过程要求,并实行监督,以实现数字化采购的可视化;

  C为生产协同端(红色虚线区域)。主要包含分拣-配送-齐套-生产-打包等过程,解决数字化生产的流动性要求,以精准响应智能制造的时间和数量要求,其间需要重解决工位配送和作业协同的问题;

  D为成品交付端(绿色虚线区域)。主要包含入库-存储-检验-分拣-装车-运输-交付等过程,实现对市场要求的快速响应。

  对于智能工厂而言,生产环节C最担心停工待料导致的无法交付,而如上文所述,绝大多数制造停产都主要是采购业务A和入厂物流B的原因,容易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窘境,所以装配型制造企业,尤其是汽车、家电、电子、重工机械、家居行业,一般都将ABC环节的数字化作为供应链智能交付体系的先决要素。制造业普遍认为:精益(智能)生产必须以精益(智能)物流作为前提。

  对于供应商而言,上述全价值链必须实现OTD(订单到交付),以让采购方实现实时监控和运作管理,从而保证采购方的安定生产和智能制造,此时,相对于采购方,环节D将更加成为供应双方关注的焦点,但是,必须要保证全价值链的有效性,才能够保证交付承诺的兑现。

  对于智能供应链而言,无论是采购方还是供应商,都是为了有效交付,于是,从计划到执行,需要强调几个关键词“保、稳、抓、拉”。

保——保证发运计划,实现有效交付,提高客户满意度。主要包含按照订单交付周期倒排计划、按照订单交付时间预约装车/装柜、有效装车/装柜,以有效相应客户方的ASN(先期交运通知单)等。

  稳——稳定生产计划,实现安定生产和智能制造。主要表现为资源匹配实时监控和检讨、作业执行率保证、强调均衡生产,减少各类偏差带来的库存增加和断点浪费、推动安定生产,精益生产和精益物流协同,以总装作为作业依据,提高计划达成率和直通率。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 揭秘合力30吨级牵引AGV本体的硬核科技与卓越应用!
  • “津”彩纷呈,“沪”动未来!合肥搬易通MiMA精彩亮相上海橡胶展与天津华机展
  • 海康威视亮相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以智能科技助力城轨新未来
  • 蓝海机器人受邀出席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大会并成功签约
  • 喜报丨飒智智能荣膺首批2025年上海市“AI+制造”(具身智能方向)专业服务商
  • 热烈欢迎西峡县领导一行莅临九天创新参观交流
  • 4大组合、12款机器人!博智林机器人豪华阵容亮相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
  • 喜讯 | 国自机器人获评2025年度省级场景型数字化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