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580万公里 “真无人” 里程背后,驭势科技驭势AI司机如何迎接新劳动力经济?
来源:驭势科技 | 作者:驭势科技 | 发布时间: 1天前 | 271 次浏览 | 分享到:
50度高温的机坪,拖车师傅手握滚烫的方向盘,汗水浸透工装;零下30度的厂区,货车司机身着三层棉衣,仍无法阻挡灌进驾驶室的寒风——这些你没见过的极端工作环境,正在逐渐被驭势科技的AI司机接管。580万“真无人”里程的背后,蕴藏着哪些硬核技术?

50度高温的机坪,拖车师傅手握滚烫的方向盘,汗水浸透工装;零下30度的厂区,货车司机身着三层棉衣,仍无法阻挡灌进驾驶室的寒风——这些你没见过的极端工作环境,正在逐渐被驭势科技的AI司机接管。580万“真无人”里程的背后,蕴藏着哪些硬核技术?

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自动驾驶技术可分为L0至L5级,核心差异在于 “系统对驾驶任务的接管程度” 和 “驾驶员是否需要随时介入”。


这其中,L4级自动驾驶可以在大多数良好的路况环境下,车辆完全代替驾驶员进行操作,并在预定操作域内自主处理突发情况。


但仅仅只是不需要司机,并不能称之为“真无人”。AI司机还需要搞定人类司机 “受不了、干不好” 的工作。


在面对机坪最恶劣的天气情况和厂区长时间的重复性劳动时,人类司机1小时都坚持不住的活,AI司机需要能够24小时持续不间断的运行。体积大、载重高、盲区多的物流车辆约90%的意外均由人为因素导致,AI司机的全景感知和提前预判则能让事故防患于未然。


此外,通过精确控制车速、保持适当跟车距离、避免突发刹车及加速,不断学习最节能的驾驶行为,AI司机还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运维成本。


在高速场景下的干线物流和同城物流,以及低速场景下,包括机场、厂区、港口、矿区、园区、市政环卫和末端配送在内的各种场景,AI司机驾驶的物流车、巴士、配送车、巡逻车正在为千行百业保障安全、提升效率、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

在乘用车自动驾驶的落地过程中,“技术平权”与“技术兜底”是无法回避的话题。所谓“技术平权”,是让自动驾驶技术在更广泛的车型和场景中普及,实现规模化的应用。而“技术兜底”则进一步强调,当系统遭遇极端情况时,能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有完善的运营运维体系来确保万无一失。


商用车自动驾驶的特点是车型多元化、应用场景非标准化、功能需求碎片化。对客户而言,自动驾驶商用车在运作过程中需确保高安全性、高效率、运作不受干扰及低里程成本。因此,“技术平权”与“技术兜底”在商用车自动驾驶场景下的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此,驭势坚持用创新技术和完善服务来实现“技术平权”与“技术兜底”,我们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的自动驾驶操作平台由车脑及云脑组成。车脑是由第五代U-Drive®系统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软硬件一体融合而成的AI司机。云脑则是由一系列云端管理系统组成的AI司机管理者,涵盖了营运、维护及研发功能。




软件方面,作为一款既能满足机场最严格的安全及全天候业务连续性标准,又能经得起中国最复杂交通场景考验的自动驾驶系统,U-Drive®具有高度跨场景扩展能力。已覆盖从乘用车L2+级到用于出行、物流及营运的商用车L4级,可实现从封闭场景到开放道路的自动驾驶运作。


基于其高度可复制的算法库、数以百计的场景参数模板、数十个车辆/传感器配置模板,以及高度自动化、自适应交付的工具链,U-Drive®已累计赋能3大类、6小类共52款车型,部署1000套以上L4级自动驾驶车辆或套件,实现真无人、全天候运作超580万公里。


硬件方面,我们的域控制器高度覆盖国产化系列,支持从L2+级至L4级自动驾驶的不同应用场景。


作为AI司机管理者的云脑,能够从运作、维护及训练三个维度实现对AI司机的调试和管理,确保AI司机稳定运行,并基于算法-数据闭环持续升级AI司机。我们打造的云端综合维护系统,确保了客户所需的服务性能水平在任何极端条件下均能以低营运成本达成,而不会中断业务。

以民航业无人驾驶场景为例,驭势已成为一家为机场提供大型商业营运的可持续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机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已落地20+海内外机场。


机场传统物流作业和行李转运模式下,往往面临着作业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风险隐患、人力成本高缺口大、智能化调度缺失的困境。AI司机的存在将传统的“司机+车辆”人工作业模式升级为“人工指令派单-车辆自主执行-云端实时监控”的智能化作业模式,使驾驶员从“手握方向盘的重复体力劳动者”转变为“监控+决策+优化”的调配操作者。




在安全层面,AI司机让机场从“被动防御”升级为“主动预控”,保障机场安全底线;在效率层面,持续运行与及时响应能力让机场可利用动态优化资源调度支撑高效运行;最终,通过兼顾安全与效率,使机坪运行全链条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和员工幸福感。


AI司机在机场的持续运营带来了哪些收益?不妨来看看两个标杆机场的成果。


截至2024年底,香港国际机场共有10余条无人驾驶运输路线,运输路线覆盖地上地下、室内、隧道等各类复杂场景,近百台L4级无人驾驶车辆(包括牵引车、巡逻车、巴士)商业化运营,每日服务过百航班,无人驾驶里程超200万公里,无人驾驶常态化安全运营超1500天,运营以来实现“零主责事故”安全运行。

截止2025年5月,40余台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在乌鲁木齐天山机场覆盖货邮转运全链条作业场景,攻克了极寒环境下传感器稳定性难题,实现了冰雪路面精准感知与多车协同避让,同时创新解决了飞机推出避让、特殊天气运行、超长超宽车辆避让、空旷机坪融合定位、刹车优化等众多影响无人驾驶稳定安全运行的问题和风险。累计运行里程超14万公里,完成拖斗转运13万个,服务航班超5万架次。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 580万公里 “真无人” 里程背后,驭势科技驭势AI司机如何迎接新劳动力经济?
  • 解码新松SP180机器人:重载码垛的“中国智造”新范式
  • 新石器无人车X6登陆WAIC,超大6m³装载空间,200公里续航成焦点!
  • 立镖首个澳洲分拣项目:三年高效运营,助其实现业务"无痛转型"
  • 凯乐士案例集锦 丨订单碎片化、时效内卷化,智能物流技术如何破局?
  • 快仓智能携手TCL万颗子:四向穿梭车+AGV智能仓储项目全纪实
  • 擎朗发布新款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
  • 共推“无人车 + 无人机”空地一体巡检升级,九识智能与星逻智能达成战略合作